在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背景下,零工经济作为稳就业、促创新的重要力量,已进入规模扩张与规范发展并行的关键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全国零工就业人数突破2.3亿,占劳动人口比重达28%,其中67.1%为35岁以下青年群体。
这一蓬勃发展的态势背后,也面临着劳动关系认定模糊、社会保障缺位等系统性挑战。
2025年零工发展
从野蛮生长期进入合规监管期
从趋势上来看,零工相关政策在持续发展和完善,这意味着零工的发展将逐渐从“野蛮生长期”逐步进入“合规监管期”。
政策层面已显现"松绑"与"收紧"的双重导向。
一方面通过减税降费、专项债扩容等财政工具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强化对灵活用工的合规监管——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多地仲裁机构近期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超时工作补偿(如某互联网公司周均加班超60小时纠纷)、工伤责任规避(如分拣员孙源被平台以"服务协议"拒赔案)等问题占比达43%。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企业零工应用场景从物流、物业、餐饮向IT、医疗等专业领域延伸,劳动关系复杂性显著增加。
典型案例显示,平台通过"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将用工关系转化为民事合作的行为,已被多地仲裁委判定为"实质规避劳动法义务";而零工劳动纠纷普遍面临证据留存不足(仅31%能提供完整考勤记录)、诉讼周期长(平均耗时9.2个月)等困境。
基于盖雅服务的200多家家企业零工管理数据分析,我们遴选了零工管理三大类高危风险场景:
1. 薪酬争议:某快递企业因未建立加班费计算标准,导致千人集体仲裁;
2. 安全保障:制造业零工工伤赔付纠纷中,83%企业未投保职业伤害保险;
3. 身份认定:新业态劳动者通过微信工作群记录、平台派单系统日志等电子证据成功确认劳动关系。
这些案例揭示,企业需在用工模式创新与合规底线间建立动态平衡机制。我们建议参照2025年劳动仲裁典型案例的司法指引,从考勤系统数字化、意外保险全覆盖、薪酬结构透明化三个维度构建零工管理防火墙,以应对持续强化的监管态势与劳动者权益意识觉醒带来的双重挑战。
从盖雅合作的企业中,我们挑选了一些典型的零工劳动争议和纠纷案例,希望对您企业的零工管理有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
某茶饮公司:劳动关系仲裁纠纷
图源/pexels
- 纠纷起因
徐某以零工身份工作7天,期间存在迟到早退情况,不配合店铺管理,因此店长通知徐某因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企业不再与其合作。对此,徐某提起劳动仲裁。
- 零工诉求
徐某要求与公司补签劳动合同,赔偿试用期期间工资并补交社保,以及试用期辞退赔偿等要求,并提交重庆当地劳动仲裁。
- 处理方案
1. 协议证明:茶饮公司提供零工与税源地签署的个人业务承揽协议,并由电子签供应商提供相关材料证明此协议具有法律效益。
2. 管理方式调整:该公司通过不同系统分别管理全职员工和零工,采用盖雅零工管家系统管理零工,通过系统发布、验收任务和薪资核算。
- 处理结果
如上所述,盖雅为该企业提供了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及相应的法律咨询,该公司呈现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该零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用工关系,该用工关系适用于《民法典》,不适用于《劳动法》。
最终庭外调解达成一致,零工撤诉,企业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多支付给零工500元。
某茶饮公司:劳动关系仲裁纠纷
图源/pexels
- 纠纷起因
茶饮公司零工李某,2023年6月在该茶饮公司门店工作一个月,6月底在门店处理工作任务——拉动重物货物时,由于违规操作,被货物压到脚并造成骨折,治疗期间无法正常上工。
- 零工诉求
李某要求公司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
- 处理方案
该公司为零工购买的雇主责任险,报销了2000元治疗费,但该零工认为赔偿金额太少,未满足期望,情绪较大,要求公司继续赔偿误工费。
该公司不愿支付误工费,因李某事实上并不存在误工场景,但由于李某一直纠缠,最终该公司继续从保险公司为李某报销了8000元误工费。得到赔偿后,李某情绪有所缓和,但仍继续要求赔偿,目前未有明确处理结果。
- 案例警示
雇主责任险不适合零工场景,主要原因如下:
1. 雇主责任险出险理赔需临时出示劳动合同,存在用工关系争议;
2. 雇主责任险理赔的理赔金,只能支付给企业,再由企业支付给零工,存在合规风险;
3. 雇主责任险只针对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意外进行理赔,无法保障零工上工路上的交通风险等更多风险。
某零售咖啡门店:工伤纠纷
图源/pexels
- 纠纷起因
咖啡店零工王某在上工期间因违反规定——穿着不合规鞋履,导致脚部烫伤,烫伤之后进行了冰敷,三小时之后无法坚持工作才自行就医。
由于未及时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受伤严重,后续需要继续治疗 3 个月。
- 零工诉求
王某的诉求主要包括下方 3 项经济诉求(合计 ¥24,243.91 元):
1. 赔付烫伤医药费 ¥7,000 元整(扣除米立意外保险已赔付的 ¥1,756.09元后,企业还需支付 ¥5,243.91 元);
2. 赔付受伤期间前往就医产生的交通费 ¥4,000 元整;
3. 赔付误工费 ¥15,000 元整(每月 ¥5,000 元整),该项费用计算逻辑已被调解中心律师现场驳斥,应以往期在公司的平均任务报酬收入作为基准 (盖雅米立系统有完整的任务流,包含零工上下工打卡记录,因此为企业提供了数据依据)。
- 处理方案
1. 完整的证据链:个人业务承揽协议和零工管理系统提供任务打卡数据和日均工时,均符合零工任务场景。
2. 相应的法律咨询:烫伤责任需要找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按照责任划分进行相应赔偿;交通费需要提供来往医院的行程路线和打车发票等,而不是凭空说报销多少费用;误工费应以往期平均月收入为准,而且零工模式是没有误工费场景支持,零工属于自由职业者个体,用工方有义务提供安 全保障,但不是全部责任。
- 处理结果
该公司最初已为零工购买了零工意外保险,除保险公司赔偿外,公司无需进行其他任何赔偿。零工在接受任务时已知晓自己的用工模式和合作模式, 在缺少其他更多证据与理由的前提下,未继续要求更多赔偿。
基于过去所服务的300家企业的零工管理实践,我们也梳理了三大零工法律场景下常见的劳动争议问题,并联合盈科师事务所从法律角度进行了专业解答。
详情大家可以扫码领取《企业零工合规管理白皮书》。
关于盖雅工场
盖雅工场专注于解决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四大问题:「需要多少人」「实际多少人」「干得怎么样」「怎样找到人」,利用科技手段预测劳动力需求并排班,优化调度劳动力安排并补充灵活劳动力,管理多样化劳动力队伍的出勤与时间,分析并提升劳动力效率与销售效能,同时连接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与一线员工,实现降本增效、满意合规。
目前,盖雅工场的客户分布在全球32个国家与地区,每天,全球1,800余家客户的600余万员工使用盖雅提供的实时考勤、智能排班、精益工时、技能管理、激励性薪酬等数字化服务。
劳动力管理,盖雅搞得定。
猜你喜欢
精益人效
行业实践
行业方案
WFM系统选型建议
媒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