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零售的兴起,人脸识别作为支付手段也逐渐为人所知。阿里巴巴的淘咖啡、苏宁的无人零售店、京东的京东之家,iPhone X的Face ID,农行上线的刷脸取款等,让人脸识别成为支付新宠。
刷脸支付背后的核心技术是人脸识别。其实,早在刷脸支付出现之前,人脸识别已经被应用于很多场景,比如通过使用人脸识别设备来进行考勤,也就是俗话说的“刷脸考勤”。一方面,人脸识别被密集地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另一方面,潜在的技术风险又让人们非常担忧。那么,人脸识别考勤 ,到底靠不靠谱?
人脸识别过程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是一个很靠谱而且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的技术,现在市场上买到的数码相机甚至一些智能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里,都使用了该技术,可以帮助拍摄者在镜头画面中找到有多少人脸,有些还可以识别出微笑,作为拍摄信号。下图是人脸识别的一般过程:
其实,我们刚才提到的拍照场景用到的技术只是人脸检测,并没有深入到识别的部分,但是在考勤的业务过程中,则需要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判断。
一般来说,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图像摄取、人脸定位、图像预处理、以及人脸识别(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系统输入一般是一张或者一系列含有未确定身份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数据库中的若干已知身份的人脸图象或者相应的编码,而其输出则是一系列相似度得分,表明待识别的人脸的身份。
人脸识别的优势与困难
人脸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人脸识别的困难主要是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特点所带来的。
相似性。不同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
易变性。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
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例如人脸识别,人类也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的,另外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识别、体形识别等,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不具有自然性,因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并不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
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人脸识别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它完全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或者利用红外线采集虹膜图像,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更有可能被伪装欺骗。
传统的刷卡考勤需要员工每天随身携卡,很多员工因早晨时间匆忙而忘记带卡,并且考勤方式不严密,员工会利用漏洞让同事带打卡,影响考勤效率;指纹打卡由于接触人多,容易引起细菌交叉感染。
而刷脸考勤只要带着自己的一张脸就能完全实现考勤,时间还不到一秒钟就解决问题,不会受光线影响更不用担心辨别错误,人脸通机器识别率在95%以上,具有非接触、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不受光线的影响等显著优点,而且避免因按指纹引起一些细菌交叉传染。所以说,人脸识别取代传统的打卡、刷卡、指纹打卡利大于弊。
人脸识别考勤,没那么不靠谱
2017年的315晚会曾经爆出“猛料”,人脸识别可能存在安全威胁,现场主持人的“换脸”直播引起了全场观众乃至全国人民的哗然。人脸识别,真的那么不靠谱?晚会之后,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回应 ” 躺枪 “,并以实际行动力证人脸识别技术不会给GIF图一路开绿灯。
央视爆出的问题在于,他们打击的是“过去式的人脸识别技术”,是1.0版本的人脸识别,现在的人脸识别已经进阶到2.0版本,靠PS照片、视频已经不能蒙混过关了。
315晚会的讨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对人脸识技术的担忧。可是大势所趋,岂会因噎废食,每一项技术都是从怀疑中走来,不断完善和成熟。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安全和靠谱,风险的存在不可避免,何况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之中,人脸考勤已经成为了一个安全靠谱的考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