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发轫于1936年,拥有85年历史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这家企业的愿景。几十年来,该公司将「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植入企业发展的DNA,务实又低调,逐渐成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并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崭露头角。该公司总经理曾表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小作坊到拥有8家研发基地,240余家制造基地,55000+员工的全球化企业,这家企业从不掩饰全球化布局的野心。
回溯其发展历程,「人才」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方面,该公司充分利用人才画像和员工技能矩阵,招收并管控各类合适的人才。根据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得出岗位的标准人才画像,据此招聘合适的人才。人才进入后,企业再通过一个更为细致的人岗匹配画像,了解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等,同时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而针对蓝领,建立员工技能矩阵,即有相应的能力要求,比如装配、质量安全能力等,帮助一线主管直观了解班组内各成员所掌握技能的动态变化,为员工培训认证计划安排提供数据参考。
另一方面,如何管理精心招收进公司的员工,成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议题。
该公司的做法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人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多方选型与调研后,其选择了盖雅工场,在劳动力管理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智能化考勤以及工时蓄水池两个项目:
智能化考勤
为解决工时统计繁琐、考勤效率低等问题,在2017年,该公司安全系统率先引入实时全自动考勤系统,开启与盖雅合作的篇章。此后,为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其从数字化、自动化和柔性化三方面,打造信息化运营体系和一体化数字架构,推进工厂智能制造的建设。作为智能制造的数字化样板工厂,其下一工厂于2020年成功上线盖雅劳动力管理系统,除了智能考勤外,还引入了盖雅无感面部识别工时采集方案,即通过摄像头无感记录员工在岗离岗时间,为工时校准提供数据支持。
这不仅实现了员工实时请休假和加班、异常的申请,考勤数据实时上传自动更新工时结果,同时也通过无感设备,多维度采集和分析劳动力数据、员工的生产行为数据等,提高了生产运营管理的可视化程度,提升了一线员工的操作满意度。这也进一步推进了智能工厂进程。
工时蓄水池
众所周知,制造业生产有淡旺季之分。为了实现一线员工加班、欠班、调休平衡,该公司在综合工时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工时蓄水池」制度。蓄水池的逻辑是,针对不同员工类型设置工时蓄水池上限(月),如果该类型加班工时参与蓄水池统计且小于蓄水池上限(月),则自动进入蓄水池,超出部分结算加班费。比如,在综合工时周期内,1名生产工人,月度加班工时在X小时以内,则工时自动进入蓄水池;如果加班工时超过X小时,那么这X小时的工时进入蓄水池,超过部分按月结算。这给其带来的收益有三个:
1. 建立了工时银行平台,减少了手工处理误差,大大提升了考勤业务效率;
2. 增强加班合规性管控,实现了不同类型员工加班类型与规则的自动比对,未满上限的加班工时自动进入蓄水池,工时管理颗粒度增强;
3. 控制加班成本。存储在蓄水池的工时可用于抵扣欠班、转调休等。
全面加速全球化进程,对公司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时而变,凝心聚力,要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而及时变化。面对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员工,如何用好当地人才,发展当地人才,在用人机制上建立一套既能互信融合,又能符合当地政策要求的标准,对企业来说极具考验。
想要了解更多盖雅客户的实际案例和方法论,可以私信小编获取哦。